欢迎来到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网站!

当前位置:学院概况>>学院简介

基础医学院简介

作者:基础医学院 来源:基础医学院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6日 10:10

学院肇始于1934年广西省立医学院初创时期,设立了基础各教研组,1959年正式成立医学基础部,1998年更名为今日之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是校本部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学院之一,是集教学、科研、学生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学院。

学院下设4个行政职能部门学院办公室、教研科、学生工作办公室、学院团委)、12个教研室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生理学教研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生物技术教研室、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微生物学教研室、免疫学教研室、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寄生虫学教研室、物理学教研室、数学与信息工程学教研室)、3个实验教学中心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心、分子医学实验教学中心2个科研平台(基础医学中心实验室、广西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209人,其中专任教师140人,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96人,博士学位占比68.57%;正高级职称32人、副高级职称54人,高级职称占比61.43%。现有国家人才计划入选3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教育部基础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青年解剖科学家奖获得者1人、广西“八桂学者”2人、八桂青年拔尖人才1人、广西特聘专家3人、广西优秀专家3人以及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人、广西先进工作者1人、广西高等教育研究突出贡献学者1人、广西模范教师2人、广西高校“八桂名师”1人、广西高校“教学名师”1人,荣获广西“五一劳动奖章”5人、广西青年五四奖章1人、广西青年科技奖2人广西三八红旗手1人;荣获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模范职工小家”、自治区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广西“工人先锋号”广西“劳模工作室”等系列集体荣誉称号

学院构建起完整的-硕-博-博士后培养体系,现有基础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基础医学和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长寿与老年相关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个(广西脑科学研究重点实验室)、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3个(广西医科大学生命科学馆、蛇馆、心血管展馆)、广西卫健委重点实验室1个(广西脑功能与脑疾病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广西高校区域性疾病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人体发育与疾病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生物分子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工程中心1个(医学生物智造先进技术工程中心);拥有广西一流学科1个(基础医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等5个广西高校重点学科。基础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荣获2020年广西唯一“全国优秀博士后流动站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免疫学学科分别于2021年、2022年、2024年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2023年基础医学进入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30%。

学院承担全校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等32个专业、7大学科门类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留学生、高职高专生以及各类成人教育等多专业、多层次的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开设有生物技术全日制本科专业。现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教师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团队5个(自治区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团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团队、实验生理科学教学团队、基础医学实验创新创业教学团队)、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实验生理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以及校级全英教学团队5个。现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5门(人体寄生虫学2门、组织学与胚胎学2门、微生物/禽流感病毒分离与鉴定虚拟仿真实验1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组织学与胚胎学)、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组织学与胚胎学)、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组织学与胚胎学)、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组织学与胚胎学)、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1门(组织学与胚胎学)、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禽流感病毒分离与鉴定虚拟仿真实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7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五年来,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自治区级及以上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0项、发表教学论文70余篇、参编教材190余人次,多名教师获国家级教学竞赛奖项。

学院承担临床医学及医学类相关专业本科生前2-2.5年的学生管理,还承担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基础医学及生物学研究生的全程培养和管理工作,动态管辖学生3100-4300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突出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学术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等全国性大赛中获奖数次,多名学生在国际性、全国性学术会议上荣获重要奖项。

5年学院获科研立项课题1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7项、省级课题60余项、教育厅科研项目10余项;获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广西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5件。

立足中国-东盟桥头堡,学院先后和德国、美国、英国、丹麦、奥地利、比利时、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及港澳地区的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等双一流高校院所对口签署备忘录开展交流合作,为学院长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学院积极组织举办中国(广西)-东盟衰老与疾病学术研讨会等国际会议。学院师生曾数次在国际会议和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言并做主题报告。

基础医学院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医学筑基者的姿态,将壮乡儿女的质朴坚韧融入育人血脉边疆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同频共振。学院秉承“强基固本、敬德修业”的院训精神,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锐意进取、乘势而上,投身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实践,服务健康中国建设,为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夯实医学基础,为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篇章贡献力量